内生真菌作为与植物互作微生物的一个重要类群,可以稳定地存在于健康植物的地上或地下不同组织内。内生真菌与药用植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互惠共生关系,药用植物独特的生存环境也影响着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改变,产生一些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物质,在新药研发、生防菌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一类潜在的药源分子宝库。
潘峰博士对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川贝母的基原植物瓦布贝母内生真菌CladosporiumsphaerospermumWBS017生物防治能力评价时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抑制多种病原菌的能力,尤其是Botrytis cinerea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随后通过活性指导的方式定向挖掘其代谢产物中抗菌活性成分,并使用UV、MS、NMR等鉴定为杂交聚酮化合物。随后,对该成分的抑菌活性,作用方式,安全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研究发现该杂交聚酮化合物是一种新的潜在生物防治剂,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防治灰霉病的杀菌剂。该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of a Natural Hybrid Polyketide Produced by EndophyticCladosporiumsphaerospermumfor Biocontrol of Phytopathogenic FungusBotrytis cinerea”为题,于2023年8月3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jafc.3c02408。
论文第一作者潘峰为我院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药物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2019年引进的青年博士,四川农业大学吴卫教授和遵义医科大学刘云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遵义医科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单位。该研究得到了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等项目的支持。


(一审:李三华;二审:黄学贵;三审:韩勇;撰稿: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