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张继东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中科院医学2区Top期刊,IF=5.7)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rom non-coding RNAs to cancer regulators: The fascinating world of micropeptides”的论文。该论文从分子机制与临床应用双视角,系统总结了非编码RNA编码的微肽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基于微肽的癌症诊疗新范式,为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路线。我校2021级南山班学生李灿为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是张继东教授和檀军副教授,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
微肽(micropeptides)是由非编码RNA(ncRNA)短开放阅读框(sORF)编码的功能性小分子肽,近年来被证实广泛参与线粒体代谢、钙离子转运、信号传导及细胞衰老等过程,尤其在癌症调控中展现重要潜力。然而,微肽的作用机制复杂、临床转化路径不明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团队通过构建 “微肽-癌症调控网络”,揭示了微肽在乳腺癌、结肠癌、胶质母细胞瘤等多种癌症中的核心作用机制。同时打破了微肽‘非编码RNA无功能产物’的传统认知,利用其小分子特性与高靶向性为肿瘤的精准治疗开辟了新赛道。
该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ijc.35459

(图文:张继东教授团队; 一审:肖欣,二审:李三华,三审:保玉心)